工作特別繁重,領(lǐng)導(dǎo)成天要求加班,有些任務(wù)很難做完……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很多人難免會面對工作上或者心理上難以釋懷的壓力。在赤兔演講中,社會學家、性學家李銀河就如何保持內(nèi)心平和做了探討,并且建議職場人從兩方面入手緩解焦慮:
人看自己的生活有兩個視角,一個是微觀的,一個是宏觀的。微觀時就是感受到領(lǐng)導(dǎo)給你的壓力,而壓力特別大的時候,你就要跳出來,稍微宏觀一點來看待。你可以看到自己的一生,從第一天想到最后一天,我可以活3萬多天,應(yīng)該怎樣度過其中壓力比較大的階段。它對于我的意義是什么,它怎么才能夠給我?guī)砜鞓范欢际峭纯啵盔B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你會變得輕松一點;第二個方法就是提高效率。馮唐曾說他在麥肯錫工作時,老板分下來8個小時的工作1個小時就做完了,然后剩下的時間就用來胡思亂想寫小說。如果你能提高效率,在比較短的時間里,至少在老板要求的時間里完成你的工作,內(nèi)心也會比較平和而不那么焦躁。
當然也有些瞬間放松的方法。畢竟人的痛苦和快樂實際就在轉(zhuǎn)念之間。如果你現(xiàn)在痛苦極了,壓力很大,就應(yīng)該把自己的心從非常具體的事物里轉(zhuǎn)出來,想想高興的事,想想愛的人,這樣可能一下就解壓了。
人怎么才能夠得到一種平靜的心境?其實也是我的一種生活哲學或生活態(tài)度,我把它叫做“參透之后的樂觀主義”。所謂“參透”就是你一定要明白,人生是無意義的。一定要想清楚這個道理,而且要敢于承認。因為從宏觀上看,一個人在這么大的宇宙里,就是一個小小的生物,可以說就是一個宇宙塵埃,每個人都只是一粒宇宙塵埃,既是塵埃它又有什么意義呢?
想透了這一點,能夠正視它之后,人就到了一個選擇點。有人選擇了悲觀主義,覺得既然人生無意義,那就什么都不干等死好了。我認為出家是參透以后的悲觀主義,躲到一個很清靜的山上,每天念念經(jīng),還把所有的欲望都壓抑下去。但真正平和的生活態(tài)度卻不是這樣的,它是一種參透后的樂觀主義。從宏觀看,我的生命可能沒有意義,但是可以自己賦予它一種我個人的意義,去追求快樂、美和愛。有這種心態(tài),你也不會因為什么事特別生氣和著急。
要想得到內(nèi)心平和,生活的態(tài)度應(yīng)該是以愛為主,而不是以恨為主。然而有些人就不能包容所有跟自己不一樣或自己不理解的東西。我當初剛寫同性戀亞文化時,在香港出的《他們的世界》第一版,封面是兩個手搭肩膀的男人背影,一位朋友看了后就說真惡心。他這就是不包容,自己不理解的情況下就特別瞧不起、討厭甚至怨恨。
面對爭議甚至批判,工作中應(yīng)該怎么樣保持內(nèi)心平和?我在性方面發(fā)表的一些言論有的人是難以接受的。有一陣電話會打到院里,還有好多人會寫信來罵。前段時間我們的一位同事在在廣州的性文化節(jié)上做報告,一些大媽就上去潑糞,同時在西安,他們把我的照片及美國最著名性學家金西等人的照片都放得很大擺在那,往上潑糞。當我看到視頻時,其實心里也挺不高興的。
后來我分析了一下“潑糞大媽”,她們有很多觀點很保守,而我之所以能夠面對這些爭議卻沒被罵垮,是因為我有信心。一是在事實上很多問題一般公眾并不了解,比如在性學或性別研究里,很多如婚前性行為或婚外性行為比例這樣的基本數(shù)據(jù)我知道的比她們多,在這方面,她們是無知的,因此我可以不屑一顧;另一個自信則在于,我對所研究的領(lǐng)域接觸更多,看的書也比較多。可以判斷出對該領(lǐng)域的這些說法誰對誰錯。這給我了信心可以不必搭理她們。
平和感一定要是自己主動追求的,如果你心里老想著亂七八糟的事就是沒法平和的。我不太理解與人斗其樂無窮,比如在公司里把別人踩下去,自己則冒出來得到提拔的樂趣在哪?真正帶給人內(nèi)心平和的還是美和愛,在生活中你追求它們就可以了,其他東西不用太玩命。王小波說過,人到無求品自高。其實就是不要激烈地跟別人比,而是去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情。好多藝術(shù)家和學者就是對某件事本身感興趣,而不是把自己陷在戰(zhàn)場上,你贏我就輸,你勝我就敗。
克里希那穆提說,人應(yīng)當認識自己,按自己本來的樣子接納自己,不與人比,也不拿真實的自己與應(yīng)該的自己比。這是很智慧的說法。應(yīng)該的自己往往比真實的自己更漂亮,更聰明,更有錢,更有名。一看這些應(yīng)該的自己,心里就會馬上焦慮起來,為什么自己做不到呢?自己不是立過志的嗎?不是給自己定過目標的嗎?我應(yīng)當做老板,怎么還是個打工的?我應(yīng)當當局長的,怎么還是個處長呢?我應(yīng)當出書,怎么書稿還壓箱底呢?不跟應(yīng)當?shù)淖约合啾?,要點在于去做自己喜歡的事,而不是去做應(yīng)當做的事;去做自己喜歡的人,而不是去做應(yīng)當做的人。只有這樣,人才能獲得內(nèi)心的寧靜和快樂。
1982年到1988年我出國留學后,回來在北大又做了費孝通的博士后。我們當時也有開課,但我不太喜歡講課,因為老要把一套話反反復(fù)復(fù)講,而我的性格受不了。所以我就去了社科院做研究,一直到退休。如果你不喜歡自己的工作,有機會的話一定要換。不必要把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堅持下去,而是要去找一個自己喜歡的。我特別早的時候就覺得,一個最幸福的人是能在8小時之內(nèi)和8小時之外都可以干自己喜歡的事。對于好多人來說,首先得謀生,因此必須把自己的這8小時花出去,把生命用在不喜歡的事情上面。但只要你有機會,或者應(yīng)當努力創(chuàng)造機會讓自己在8小時之內(nèi)也能做喜歡的事。
我希望大家都能夠享受人生,而不是忍受人生。
*文章來源:界面新聞、HR369
咨詢電話
400-699-7800
咨詢郵箱
news@blueseahr.cn
客服質(zhì)量反饋郵箱
bs-qc@blueseahr.cn